追求物質,忘了靈魂的存在
物質始終在我們眼前,為了追求,我們走得太快,就這樣,靈魂遠遠的落在了后面。
還記得在我家裝潢的時候,那時我才十歲吧!我總在想,兩個房間還都要這么大衣柜干嘛?現在再看看,塞得滿滿的。可我還總是覺得,和同齡人相比,我家的衣服要少得多。其實把一半的衣服扔掉,生活恐怕沒什么障礙。那么,這一柜衣服究竟是干嘛的呢?
現代人總是習慣用信用卡支付。與其說信用卡是一種便捷的支付手段,無妨說他是個火患,使我們愈發盲目的滿足自己的追求物質的欲望。還記得去年的光棍節嗎,3億元的成交額太讓人吃驚了。就像在學校超市買東西,一開始我用卡買,總覺得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三百塊沒多長時間用光了,后來一個學期沒用卡,恐怕買了都沒一百塊,信用卡真的有這么大魔力,就讓我們覺得里面不是自己的錢?新興的透支卡就更不用說了,看似送錢給你,等你花完了,就得還了!政府竟然還借貝拉克奧巴馬的話說這叫經濟刺激計劃,這國情能相比嗎?
有一到老題目:假如家里失火,你會帶什么走?衣服?身上有一套,暫時不需要;相冊?空間博客有,大災不拿走;錢?銀行卡里存,掛失口利潤。既然什么都不需要,只能說,物質已經占領你的生活了,靈魂卻不知在哪兒。
物質無法拯救你的靈魂。時間久了,家里的東西總會覺得有些厭煩。不如把家里的器具、沙發什么的都換一下吧,唉,沒過多長時間,又厭煩了。頻繁的更換物質,只會讓你對物質有依賴性,在物質的旅途上行走的越來越遠,靈魂,便不知所終了。當有一日,大災難來臨,一切的物質全都遠離,靈魂都沒了的人,該怎么辦呢?
梭羅有一句至理名言:“精簡,一定要精簡”為靈魂做乘法,為生活做減法。靈魂才會越來越近。物質不是必須的,需要的是靈魂。追求著物質的你,靈魂還是你自己的嗎?
時間:2025-10-17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莫欺少年窮
- 好久不寫文章,不管怎樣,只是抒發一下感情——對事不對人。
- 10-17
- 改變自己還是改變世界
- 拜讀了柏楊先生《丑陋的中國人》一書后,頗有感觸,我倒不是贊成柏楊先生的所有觀點,如關于漢字拼音化以及中國應該照搬西方,因為西方
- 10-17
- 淺薄與女人
- 和未婚女子在一起,話不離口的就是男友的家境、工作、長相,對她的好與壞,再者是服飾、衣著、化妝品……
- 10-17
- 生命無常,且行且珍惜
- 今天,互聯網正在以飛快的速度給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帶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人類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網絡時代”。
- 10-16
- 說死亡
- 幾千年的秦始皇就開始尋求長生不老的仙丹了,而秦始皇尋找了很多的仙丹吃,到最后還是離開了他一統的江山了。
- 10-16
- 澳大利亞的男“魔”和女“鬼”
- 最近,澳大利亞出了個男魔,就是他們這任“總理”阿博特,還出了個女鬼,就是剛上來不久的“外交部長”畢曉普。
-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