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豐碑
如果說中國的山都匯聚在貴州,那么中國帝王的陵墓卻在陜西。“地無三尺平”是對貴州最為且切的描述,而陜西呢?從華夏之初的軒轅黃帝到唐代,有多少帝王的陵墓落于此。它們像漫天的星星,讓這塊厚重的土地變得光彩奪目。雖然在宋元之后,隨著經濟重心的東移,帝王將相去了,但是這塊土地的民族根源性,是誰也否認不了的,是誰也不敢承認的。
在中國數千年的古代社會里,一直都是一個男權社會。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男人可以一紙休妻,男人可以典妻生子。在男人看來,女人是他們傳宗接代的工具,是政治交換的犧牲品。“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相夫教子”等都是,那種文化把女人標榜出來的產物。
但在陜西乾縣的乾陵里,你會看到女人的不同凡響。武則天,中國第一位女皇,也是最后的女皇。至于后世的慈禧,也是在垂簾聽政的女人,與她比起來也是稍遜幾分風騷。
武則天少年入宮,身經兩位帝王。她從才人、尼姑、妃子、皇后到女皇。中間經歷了太多的坎坷和辛酸。她是李唐家的媳婦,既是父親的,也是兒子的,但她最后當了家。
武則天在坎坷與辛酸中,沒有低頭,而是在殘酷的宮廷、朝堂生活中變得更加堅強、成熟、老練、毒辣、有野心。她殺過自己的骨肉,她冷酷地殺戮過那些忠實于李唐江山的異己。她用來俊臣這樣的酷吏,也用狄仁杰這樣的賢臣。陷害人與成就人,是她一生的作為。
有人說,她暴烈、荒淫,有人說她的大周王朝社會,繼續著唐初的貞觀之治。她是在別人的眾說紛紜中走完了一生,死后依然是眾說紛紜。可是她留給后世的無字豐碑,既不自評,亦無后人評論。不知是無從說起,還是無從寫起。總之,這碑就這樣,從唐初一直空白到現在。
也許,對于世間的評論者而言,最難評得不是至真至善的人,也不是窮兇惡極地人,而是毀譽參半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對于評論者而言,不知是從善說起,還是從惡說起,更或者是從辯證的角度說起。然而至今,無字碑依然是無字的。這如果可以算做天古第一難寫文章,那說明文人的才氣,還不足以囊括這個世界的全部。或許只有自然地記實,才是一種一針見血且有入木三分的最好詮釋。
在我看來,武則天一生執政的大周王朝,首先它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而人無論他是圣賢還是常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因為人的自然性和社會性不能讓人十全十美。其次,武則天在彌留之際,把江山交付給了李唐,而不是傳給武姓的子嗣。最后一點,我們從今日的乾陵來看,它是一座合葬的陵墓。也許我們不難看出一點,那就是她承認了自己是李家媳婦的角色,或者是李唐的皇后,而不是一位獨立的君王。
乾陵與中國古代任何帝王的陵墓都不同。因為一個墓葬里埋葬著兩位皇帝,而這位后居者的皇帝,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唯一一位女皇。那段歷史的傳奇,已在歷史的風煙中落幕,化成了一堆黃土,一處后人緬懷歷史的去處,更或者是歷史學家、小說家筆下的一段話、一部書。
我去過乾陵數次,一直無緣去拜會它。做為秦人,這或許是一種近水樓臺不得月的無助。但就是這種無助,讓我有了一種更加濃厚的遐想興趣,也有了一種進一步研究的想法。但我知道這種想法,不是史學家眼里的正統學術,而是發自我內心的一種情懷,而是一種把自己知識、常識與遐想凝結的靈光閃現出來而已。
盡管我知道,自己這樣的語言是輕飄的,缺少歷史的考證,沒有歷史的厚重感,甚至是一種自我主觀的臆斷。但是我不怕這樣的臆斷和輕飄,因為我還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尋找,因為我要從歷史的“人學”中探尋人性的痕跡。
在一個數千年傳承下來的男權社會里,一個女人的崛起,是情理之中的事。因為那個處處以男人為中心的社會,已經走向了極端,是一種陰陽的失衡。也許一個女人的崛起,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那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男權問題。但是這種沉重的壓迫和束縛,往往讓這樣崛起的女人反抗越大。這種奮爭起來的殺傷力卻是巨大的,亦是可怕的。當女人獨掌乾坤的時候,男人是恐懼的,一種無從形容的恐懼。然而歷史的中心文化,還是男權思想。也許男權思想,已根深在民族的魂里。因為時至今天,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印記。
一個女人的一生,與數千年的歷史相比較,那是短暫的。也許武則天一生的女權變革,在后世死灰復燃的男權世界里,被輕輕地還原過來。于是以后的男權思想,變得更加的獨裁,是一種帶著復仇的情結。因為他們的男人地位,再也不想被第二次顛覆。
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失敗了,但是歷史并沒有因為他們的失敗,而忘卻他們,因為他們為后世的農民豎了楷模,因為他們是中國農民的第一次起義。武則天,中國的第一位女皇,然而她不是失敗巾幗,而是一代崛起的君王。
武則天的一生,是激進、成功的。做為歷史,做為后世的人,誰又敢、誰又能遺忘掉她呢?武則天的一生,都是在紛爭中度過。宮廷的爭寵吃醋,朝堂的明爭暗斗,到處都是狼煙戰火。做為一個具有極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女人,做為一個不愿屈居人下的女人,太多的紛爭讓她變得更加堅強、老練、成熟、毒辣、有野心,太多的紛爭讓她變得沉穩、大氣。
做為任何一個人,在那個充滿血腥味的角逐場上,,你的棄械,只能讓你死得更快,更何況你還是個弱者。要想生存,只有奮起力拼,你才能有一線生還的可能。強大自己,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武則天做到了,她也幸運地勝利了,走向了她人生的巔峰,也走向了權利的巔峰。她贏了,贏了一個王朝,也贏出了后世女性心中的一線希望。
武則天的一生與常人而言是漫長的,但與歷史比,卻是短暫的。她把短暫的輝煌留在唐代,留在了后世,更留在了女人的心里。武則天的一生是多疑的,不是與常人比,而是與歷代的君王比較。她畢竟是女人,因為在強大的女人,也具有女人的天性。就是這樣一個多元化的女人,生命中迸發出來的光彩卻是永恒的、燦爛的。
就像乾陵邊上的無字碑,巍然屹立于藍天之中,巍然屹立于歷史的時空之內,巍然屹立于人心。“無”本身就是一種至高的境界,因為所有的“有”都是“無”的一種映襯而已!
時間:2025-10-09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高校碾壓流浪狗引發的深思
- 近日在微博熱門話題討論中出現一則高校碾壓流浪狗的新聞。根據網友的爆料事情發生在湖北工業大學,當時學生們正在操場上玩球。
- 10-09
- 無字豐碑
- 如果說中國的山都匯聚在貴州,那么中國帝王的陵墓卻在陜西。“地無三尺平”是對貴州最為且切的描述,而陜西呢?
- 10-09
- 真不二價
- 胡雪巖,是繼范蠡(陶朱公)之后,在中國商界上最卓越的人物,被譽為中國商業史中的商圣。
- 10-09
- 城市在驅逐
- 無論對于那個時代而言,城市總是文明、先進的符號。它是那個時代發展方向的前沿,也是物質匯總的倉庫,更是人口密集的大村莊。
- 10-09
- 獨而不孤
- 如果說群而不黨是一種境界,那么獨而不孤,也是一種修養,亦是一種境界。
- 10-09
- 兔死狐悲
- 或許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我卻也是一個堅強者。因為在人生的境遇中,無論遇到多么落魄不堪,我總是咬著牙根走下去,盡管前方的路或許
- 10-09
- 恭而不敬
- 或許對于恭而不敬的理解,應該是這樣的:我們恭的是別人的權勢、財富和價值,而敬的卻是別人的德高望重和我們的心悅誠服
- 10-08
- 淺談矛盾文學獎
- 茅盾文學獎,應該是中國文學界諸多小說家為之奮斗的最高獎項。擁有了它,足以讓這一位獲獎者在國內成為名聲大振的重量級人物。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