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狐悲
或許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我卻也是一個堅強者。因為在人生的境遇中,無論遇到多么落魄不堪,我總是咬著牙根走下去,盡管前方的路或許并不明朗。
我們這一代是無根的一代,我們這一代也是流浪的一代。當我們做為并不出眾的一類,走出校園,我們在社會的潮流中無奈的默默,我們在人生的舞臺上無助的為他人做嫁妝,而我們得到的也許只是片刻的寧靜。不是我們不想優秀,而是很多時候,我們在這個人才濟濟的時代里感到無用武之地。我們不知道在這一類中有沒有懷才不遇者。如果說有,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由之身,沒有什么牽絆,也沒有什么顧慮,但是為何我們還是那樣的失落,也許是,我們志大才疏的緣故吧。如果沒有,那或許就是盛世可以淹沒一切的緣故吧,因為人們常說亂世出英雄,當然在此我沒有蠱惑人心動蕩的半點意思。只是在陳述我內心的一種感受。
我們這一代人,不曾經歷過饑餓,我們這一代人也不曾經歷過戰亂,應該說是幸運的一代。但是我們的骨子里似乎,缺少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可以是一種歸宿,也可以是一種抱負,更或者是其它,在此這種東西可以如同數學里的“Y+X=5,X、Y可以為任意值。”你可以把自己望塵莫及的所有想法化為可以等同x、Y數字。這樣也許我們的人生會因為某種假想而快樂,盡管生活不需要不切實地的假想,而是一步步的實際行動。
我們這一代人,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角色里,平淡的活下去。不論你出身如何尊貴,或者你的出身如何貧賤。我們這一代人,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角色里,平淡的活下去。不論你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天之驕子,還是目不識丁的山村野夫。有人會說他們的生活質量和追求目標不一樣。但是我覺得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算你名滿天下,就算你富可敵國,那又能怎么樣。如果這個人整日要為鞏固、提升名聲而忙碌失去自由和健康,如果這個人整日為了如何支配這些錢而憂郁、傷神。那么他們快樂自由健康嗎?如果一個山村野夫,他因為目標簡單而活得自由、快樂、健康。那么你們會認那種人幸福。
我們這一代人,拋離了自己的故地,來到大城市,到處奔波。我們或許享受了充足的物欲,或許看慣了城市文明。但是我們失卻了鄉野的那份安寧,我們沒有了那份還在鄉野里盛傳的純真。我們在極為競爭的城池里,想求得一席落腳之地。我們得極力的拼打,只為簡單意義上的金錢。盡管我們此刻愛慕金錢的目的,并不是愛慕它本身,而是愛慕它本身可以等同擁有萬物的實在。
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但是我們往往是被忽略的一類。我們的存在價值,往往給予的不是國家,也不是人民,而是一伙本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家。我們許多渺小的價值拼湊到一塊,成了他們某個顯要時候一擲千金為仁天下的資源。而我們被貢獻出去的為仁天下的慈悲,被淹沒的無從找起。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但是我們往往是被忽略的一類。我們的利益,來自于老板,我們得聽從它。如果有人看過電影《白銀帝國》,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做為分部經營處的負責人,他們不能帶家眷去分部,并且只能三年探一次家。試想一下,做為一個正常的自然成年人,或許他們的心理可以接受煎熬,但是他們的生理,卻不能。于是有一個分部的負責人去了青樓,被老板知道了,動了家法,最后被開除。當最后想再次起用這個人的時候,老板說,世上最難用的是圣人,因為他做事滴水不漏,難以駕馭。只有那種你很了解其個性的人,你才能用。因為你知道他需要什么,你可以用利去賞他,用名去敬他,甚至可以用威去屈服他。于是我們這一代人,因為都是流民,我們需要的太多,往往我們成了他們可以掌控的棋子。因為在
他們的身上,有我們需要的東西。而我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心理,其實很簡單,只是因為我們想要通過自身的努力,走出農門,留在城里,過上好日子。
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有些文化,有些能力,但或許不是那種可以能獨當一面的人才。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有些文化,有些能力,但我們不屬于那種可以力挽狂瀾的人才。我們這一代人,
可能來自農村,但是我們卻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我們沒有農村的農民,那樣可以四處接受國家的關愛。我們可以是窮人,但是卻不屬于窮人的范疇。我們沒有農民工掙的錢多,但也可能沒有農民工出的力多。我們是和農民工一樣在城里面的弱勢群體,但是我們有些文化,我們還四肢健全,所以我們的修養告訴我們,我們要自食其力。我們可能沒有住房,我們可能沒有醫療、養老保險。但是我們去還在城里面的辦公室上班,吹著空調,坐著電梯,穿著西裝革履。我們可能沒有的生存保障,農民工有了,農民也有了。我們象個邊緣人士那樣,既不在左,也不在右,還不在中,有時候連我們自己也找不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
我們這一代人,沒有成長中沒有遭過什么罪。但是我們也和那些或長于我們的老年人,或小于我們的孩童們同樣具有關愛之心。然而,當國家需要我們去做一些事的時候,一群人一哄而上,我們沒了機會。不是我們跑得不快,而是我們向來知道,僧多粥少的道理。我相信這些人中,既有有單純的關愛者,也有懷揣著各種目的虛晃者。于是我們或許還沒被演變過來的單純目的遭到扼殺。
我有一個朋友,在城里開了一家店。三四年了,生意還過得去。對于從農村來的年輕人而言,一家三口在大城市里,孩子在幼兒園上學,自己可以給租的房里買電腦、裝空調,平日里買上幾百元的衣服也不感覺貴。總之在城里生活的還算愜意。然而現在,它們在城里待不下去了。和房東吵了一架,幾年來獻給房東除房租外的一切情分結束了。他們過慣了自己創業的日子,即便在自己生意無法做下去的時候也無意于給別人打工。于是他們準備回到農村老家去另謀一條生路。當然我在此并不是說農村不好,我只是想說并不是所有的農村都適合于我們回去二次創業。
他媳婦,和我很熟。他們在這個大城市里待了十余年,但還是沒有把根留住。記得和她曾經聊天的時候,她說我就算在城里當清潔工,也不回農村。盡管這個城市或許最后還是沒有接納她,但是她卻熟悉、習慣了城里的生活。如今他們就要回去了,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樣的一種心理。我或許沒有必要在他們離開這個城市的時候去送他們,因為我不知道要和他們說什么。
我暫時還在這個城市里待著,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也許是這個城市,也許是那個和他們相通的那個故鄉,與故鄉為伴,與他們為伴。我不知道他們此時的心境是什么,我的心境是沉悶的。因為我們的前方是迷茫的,因為我們的前方是充滿變數的,更因為未來是不可預知的。我知道他們是不甘心的,我也是不甘心的。但是我亦知道,除了努力之外的一切情感都是徒勞的。
兔死狐悲是什么,大概是物傷其類吧!大概是這份應該送去但是卻沒有送去的安慰,而是留給自己的這份沉悶和傷感,以及那絲圍繞在心頭的迷茫。
時間:2025-10-09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獨而不孤
- 如果說群而不黨是一種境界,那么獨而不孤,也是一種修養,亦是一種境界。
- 10-09
- 兔死狐悲
- 或許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我卻也是一個堅強者。因為在人生的境遇中,無論遇到多么落魄不堪,我總是咬著牙根走下去,盡管前方的路或許
- 10-09
- 恭而不敬
- 或許對于恭而不敬的理解,應該是這樣的:我們恭的是別人的權勢、財富和價值,而敬的卻是別人的德高望重和我們的心悅誠服
- 10-08
- 淺談矛盾文學獎
- 茅盾文學獎,應該是中國文學界諸多小說家為之奮斗的最高獎項。擁有了它,足以讓這一位獲獎者在國內成為名聲大振的重量級人物。
- 10-08
- 依發為容
- 人們往往喜歡堅守于自己習慣的一種生活,不知是忘了還是不愿意換一種思路去改變自己。
- 10-08
- 笑貧不笑娼
-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笑貧不笑娼”。貧,是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它是一個人能力高下的外在表現;娼,對于某一部分還在貧著的人而言,或許
- 10-08
- 窮則思變
- 歲月裝載著記憶,生活改變了思想。當我們不倫不類的時候i,才發現自已已經長大。
- 10-08
- 知識與常識
- 現在時下有這樣一句時髦話:你可以沒有知識,但你不可以沒有常識。所謂知識?何謂常識?
-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