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的午后
午后的陽光透過平遙古城的城門,灑在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將街道兩旁的古建筑染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黃。我站在古城墻下,抬頭仰望,厚重的城墻歷經數百年風雨,墻面早已布滿斑駁的痕跡,卻依舊透著威嚴與莊重。城墻上的垛口整齊排列,仿佛還能看到當年士兵守衛城池的身影,城門上方“平遙古城”四個大字蒼勁有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訴說著這座古城的悠久歷史。
走進古城,腳下的青石板路被歲月磨得光滑圓潤,每一塊石板都像是一本厚重的書,記錄著古城的興衰變遷。街道兩旁的建筑大多是明清時期的風格,灰瓦白墻,飛檐翹角,門窗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雖歷經滄桑,卻依舊能看出當年的精致與繁華。有些店鋪的門板是木質的,上面刻著古老的商號名稱,推開時會發出 “吱呀” 的聲響,像是在向人們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沿著街道往前走,不遠處便是平遙古城的標志性建筑 —— 市樓。市樓矗立在街道中央,三層樓閣式結構,飛檐斗拱,氣勢恢宏。樓頂覆蓋著綠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泛著瑩潤的光澤,樓身上懸掛著許多紅燈籠,隨風輕輕晃動,為古樸的建筑增添了幾分靈動。登上市樓,俯瞰整個古城,青灰色的屋頂連綿起伏,像一片灰色的海洋,街道上的行人來來往往,像流動的音符,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古城畫卷。
市樓附近的街道上,擺滿了各種特色小店。有的店鋪售賣平遙牛肉,暗紅色的牛肉切片后紋理清晰,散發著濃郁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有的店鋪售賣手工剪紙,紅色的剪紙作品題材豐富,有花鳥魚蟲,有人物故事,剪工精細,栩栩如生;還有的店鋪售賣傳統的筆墨紙硯,宣紙的柔軟、毛筆的堅韌、墨汁的醇香,都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我走進一家剪紙店,店主是一位老奶奶,她正坐在桌前專注地剪紙,手中的剪刀在紅紙上靈活地穿梭,不一會兒,一只展翅飛翔的蝴蝶便躍然紙上。老奶奶見我感興趣,笑著向我介紹剪紙的歷史和技巧,她的聲音溫和,眼神中透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午后的陽光漸漸西斜,我來到古城的城隍廟。城隍廟的建筑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院內古柏參天,枝葉繁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面上,留下斑駁的光影。城隍廟的大殿內,供奉著城隍爺的神像,神像威嚴莊重,兩側的侍從雕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內的墻壁上繪著精美的壁畫,題材多為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色彩鮮艷,線條流暢,雖歷經數百年,卻依舊色彩如新,展現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院內的香爐里香煙裊裊,不時有信徒前來上香祈福,他們的臉上滿是虔誠,在寧靜的氛圍中,讓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離開城隍廟時,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街道兩旁的紅燈籠次第亮起,昏黃的燈光透過燈籠的紙罩,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溫暖的光暈。古城的夜晚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偶爾傳來的腳步聲和店鋪關門的聲響,顯得格外寧靜。我漫步在街道上,感受著古城的夜晚,心中滿是愜意。平遙古城的午后,沒有江南水鄉的溫婉,沒有高原湖泊的遼闊,卻有著獨屬于古城的滄桑與厚重。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都藏著歷史的印記,等著人們去探尋,去感受。
時間:2025-10-01 作者:曹馨媛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散文推薦
- 歲月悠長,墨染書香
- 在時光的長河里,歲月以它獨有的節奏緩緩流淌,不急不緩,從容不迫。
- 09-16
- 時光知味,歲月沉香
- 落日歸山海,煙火向星辰,不覺歲末已至。輕閉雙眼,追尋那些深深淺淺的記憶和感動,在心底里一遍遍地回眸,一次次地回味。
- 09-16
- 花開在校園,亦是校園縱
- 花開當第一縷晨光徐徐酒入校園,夏日的芬芳便開始蔓延;當第一絲微風開始躁動,花瓣在空中迎風起舞的模樣,倒是惹人憐愛的很。
- 09-16
- 苔痕漫過十九歲
- 晨霧未散時,我總在走廊盡頭遇見第一縷陽光。它從爬滿凌霄花的鐵柵欄間斜斜切進來,像是被揉碎的蜂蜜,緩慢地洇濕了瓷磚上的青苔。
-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