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尋茶
出了廈門高崎機(jī)場,就直接奔向安溪。沿途一堆堆、一朵朵、一株株、一棵棵、一片片、一葉葉的綠撲面而來,讓人目不暇接。這種綠,橫看豎看都像是茶的葉片,安溪茶的葉片。烏龍茶的故鄉(xiāng),鐵觀音的前世……仿佛觀看或者品嘗安溪的茶,都有一個(gè)長長且美麗的序幕,只是這序幕因?yàn)檫@種綠,并不顯得枯燥。朋友似乎怕我們路途寂寞,一路上不停地向我們講著烏龍茶,鐵觀音……盡管不是眉飛色舞,但他的眉宇間卻洋溢著一種自然。這自然便是茶的自然,人的自然,生命的自然。
到了安溪,朋友又迫不及待地帶我們上山。上的山就是茶山。到了茶莊園,見滿目青翠,山山如黛。茶樹一溜一溜的,都是灌木叢狀。莊園的主人掐下一株嫩芽,芽葉尖尖的,紫紅如紫筍。我覺得這茶與家鄉(xiāng)綠茶沒什么區(qū)別,但細(xì)看起來,感覺樹叢還是有些堅(jiān)硬,有些矮。茶山除了茶,還有樹,帶香的花樹,有桂花,蘭草花……有桂花不稀奇,稀奇的還有音樂。細(xì)聽不是音樂,是佛經(jīng),是佛教經(jīng)典音樂《大悲咒》,一遍又一遍的,佛樂在山間回旋著,在茶樹間回旋著,在茶園回旋著。莊園的主人說,茶是有靈性的,天天聽著這音樂,就滿山的歡喜,滿心的歡喜。喝茶就是喝一種歡喜。聽了這話,再看面前茶山層層疊疊,遠(yuǎn)處的峰,近處的山也就有了一尊尊臥睡的佛像。坐在茶山喝茶,先喝“熟香”,再嘗“紅貴人”。我們也聽音樂。茶歡喜,我們津生神馳,也是滿心歡喜。
吃過晚飯,還是喝茶。這回走進(jìn)的是街邊一家茶店,主人是鐵觀音茶的制茶大師。進(jìn)去他先擺了三道茶,讓我們品嘗。喜歡清香喝清香,喜歡濃香的喝濃香,喜歡陳香的喝陳香。清香和濃香的好理解,陳香便像一個(gè)女孩的名字,陳年的香、陳年的事似乎都泡在一壺里了……主人顯得憨憨的,但說起他的茶,說起他有一株豐盈的茶樹,卻說得眉眼生動(dòng)。
上清水巖拜謁清水祖師。說的還是茶。清水巖所在地叫蓬萊鎮(zhèn)。便是有了蓬萊便有了仙氣,茶也是仙氣十足。傳說清水祖師在清水巖種植過幾棵野生茶,數(shù)量極少,但若采以嫩芽而制之,沖泡后味道甜甜的,名曰“祖師甜茶”——好茶自然有好水,好水就是清水巖的泉水。清水巖就有一口“圣泉”。當(dāng)?shù)厝苏f,圣泉長年不竭,飲之清心祛病,沐之除污祛邪,若用此泉噴灑宅院可保家人平安。用圣泉之水泡茶,自然是甘洌綿長,清純無比。
這清水祖師也是安溪鐵觀音的始祖。史料記載,安溪鐵觀音的傳播與清水祖師大有關(guān)系。只是余生也晚,清水祖師的甜茶是喝不到了,享受到的只是祖師的一縷清風(fēng)。當(dāng)?shù)厝苏f,清水祖師一生修橋、行醫(yī)、綠化、祈雨,不斷為民做善事,成為善的化身,成了眾人心中的佛,民間尊稱“祖師公”“清水真人”等。
游罷清水巖,知道我們?cè)谂钊R鎮(zhèn)的朋友毅達(dá)兄趕來了。他陪我們?cè)谵r(nóng)家小店吃過中飯,又陪我們看蓬萊鎮(zhèn)的古民居。邊看邊談,我們說這里的古民居依山而建,民居低矮,怕是防臺(tái)風(fēng);我們說這里古民居屋脊如燕尾,似游燕戀巢,滿是鄉(xiāng)愁……就是不談茶。但回到了酒店,他談的還是茶。茶具是現(xiàn)成的,茶是他隨身帶的。一遍遍的,先是瑞泉,再是肉桂。有一種肉桂,有朋友說不好喝,他就捧上彎上肉桂、仙岳、木蓮妙香、絕絕子……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茶名字。茶在奇怪的名字里顯出自己的前世今生。無論那名叫得出或叫不出的,他泡得行云流水,我們喝得口舌生香。
到了安溪,自然還是要喝安溪茶。喝了一陣子的巖茶,就有人喊,還是喝安溪鐵觀音。有朋友知道我來自安徽,來自桐城派故鄉(xiāng),就說這鐵觀音茶的傳說與桐城派的大祖方苞有關(guān)。方苞時(shí)任禮部侍郎,清代安溪人王仕讓通過方苞給乾隆皇帝獻(xiàn)茶,乾隆皇帝見這茶形似觀音,葉如鐵,故賜名“鐵觀音”。至于方苞為何對(duì)安溪的茶情有獨(dú)鐘,又是因?yàn)榘蚕?dāng)時(shí)在朝當(dāng)宰相的李光地的緣故。方苞曾因桐城派另一老祖戴名世案株連下獄,正是一代名相李光地舍命救了他。他說得頭頭是道。不過,不說這個(gè)。且喝茶吧!
一天,就這樣在蓬萊仙境的茶里度過了。數(shù)了數(shù),這一天我們竟喝了12種茶。仿若在安溪當(dāng)過縣令的清代進(jìn)士謝宸荃所說的:一日曠游一日仙。欲仙欲醉的,云根撥筍,安溪尋茶。心里說,到了蓬萊仙境,繞不開的就是茶啊!
時(shí)間:2023-06-28 作者:校園文學(xué)網(wǎng) 來源:校園文學(xué)網(wǎng) 關(guān)注:
隨筆推薦
- 五行作金磚
- 來到蘇州相城,我這才知道金鑾殿所鋪的金磚是哪里來的。
- 06-28
- 安溪尋茶
- 出了廈門高崎機(jī)場,就直接奔向安溪。沿途一堆堆、一朵朵、一株株、一棵棵、一片片、一葉葉的綠撲面而來,讓人目不暇接。
- 06-28
- 當(dāng)?shù)V工的父親
- 我對(duì)礦工有一種天然親近感,因?yàn)楦赣H做過20年礦工。1975年10月,生產(chǎn)隊(duì)組織完秋收后,正在搶種冬小麥
- 06-28
- 大地上的舞蹈
- 上世紀(jì)90年代的某一天,在云南滄源的永河,我見到一個(gè)佤族老人在跳著一種奇怪的舞。
- 06-28
- 扶桑花院子
- 雷州半島東海岸這個(gè)小鎮(zhèn),深諳雷雨的脾氣,知道雷雨很快就精疲力竭,淡然接受著雷雨的洗刷。
- 06-28
- 西湖閑事記
- 相比于所屬的地域而言,地標(biāo)當(dāng)然應(yīng)該是小輩,是孩子。但是地標(biāo)太過引人注目,給人的印象就仿佛是這家的長子或者長女已經(jīng)開始當(dāng)家理事
- 06-28
- 家住藉河邊
- 藉河由西向東流經(jīng)甘肅天水,于麥積匯入渭河,揚(yáng)長而去。在天水,藉河穿城而過,將城市一分為二,隔著河,南北相望。
- 06-28
- 青春時(shí)的油桐林
- 當(dāng)回過頭來打量往事時(shí),發(fā)現(xiàn)老屋邊那片油桐林,已成為我青春的一個(gè)部分。
- 06-24